旧里番美熟妇1一2集,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,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,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

當前位置:    首頁>> 應用/支持 >> 技術資料 > 應用研究
基于電子舌和電子鼻結合氨基酸分析魚香肉絲調料風味的差異
發布日期:2023-04-21
       電子鼻(Electronic nose)和電子舌(Electronic tongue)是模仿人體嗅覺和味覺機理的仿生檢測設備,具有檢測周期短、樣品處理簡單、檢測靈敏度高、結果可靠等優點,分別能夠從氣味和滋味方面識別樣品中整體風味信息。本文應用電子鼻、電子舌和氨基酸分析技術,從氣味和滋味角度對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的風味品質進行檢測。
       材料與方法
       材料與儀器
       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,編號為A、B、C、D、E、F。
       實驗方法
       電子鼻分析 電子鼻的傳感器陣列由 18 種金屬氧化物傳感器組成,分布在主機的 3 個矩陣室,每個矩陣室有 6 根非專一性傳感器,對一類或幾類物質敏感。
電子舌分析 電子舌實驗采用 Astree 電子舌第六套傳感器,該套傳感器包括 AHS-Sourcess,PKS,CTS-Saltiness,NMS-umami,CPS,ANS,SCS 共 7 根傳感器,選擇 Ag/AgCl 作為參比電極。
       結果與分析
       電子鼻對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的氣味分析
       通過電子鼻分析魚香肉絲調料的氣味指紋圖譜,也稱氣味雷達圖,結果見圖 1。圖中為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對電子鼻 18 個傳感器相應信號強度大小 , 除 LY2/LG、 LY2/G、 LY2/AA、 LY2/Gh、LY2/gCT1 和 LY2/gCT 傳感器信號強度差異不明顯,其余 12 個傳感器信號強度差異較為明顯,其中傳感器 T30/1、P10/1、P10/2、P40/1、T70/2、PA/2、P30/1、P40/2、P30/2 信號響應強度大小順序為:D>C= B>A>F>E。表 2 列出 18 個傳感器對應敏感物質類型,結合圖 1 可知 ,LY2/LG、LY2/G、LY2/AA、LY2/Gh、LY2/gCT1 和 LY2/gCT 傳感器對應敏感類物質如氮氧化合物、硫化物、丙酮、丙烷和丁烷等,說明樣品在以上該類型物質方面差異性不明顯,而剩余的傳感器對極性物質、非極性物質(碳氫化合物類、氨、氯)、芳香類(甲苯、二甲苯)、胺類和氯類等物質敏感,表明樣品在以上該類型物質方面差異性顯著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采用 PCA 分析魚香肉絲調料的香氣,結果如圖 2 所示。在圖 2 中,第一主成分(PC1)和第二主成分(PC2)的累積貢獻率為 95.3%,大于 80.0%,表明主成分可以反映樣品香氣的整體信息。魚香肉絲調料的香氣成分區域無重疊,說明 PCA 分析法可以對其進行有效區分。PC1 貢獻率遠大于 PC2,說明樣品在橫坐標距離越大,其差異性越大。樣品的橫坐標大小排列順序為 D>C=B>A>F>E,該順序與雷達信號響應強度大小順序相同。同時,樣品 B 和C 的橫坐標分布距離較近,說明樣品 B 和 C 二者的香氣較為相似,其它樣品 A、D、F 和 E 的橫坐標存在差異,表明樣品 A、D、F 和 E 香氣差異性明顯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電子舌對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的滋味分析
       圖 3 為電子舌分析魚香肉絲調料的滋味雷達圖。由圖 3 可見,電子舌的傳感器相對強度值存在明顯差異,表明電子舌可有效地區分不同樣品的滋味。不同樣品的酸、咸、鮮、甜和苦 5 種味覺相對強度值從大到小的順序為:咸味為 E>F>C>B>A>D,鮮味為 E>B>F>C>D>A,苦味為 E>F>C>B>D>A,酸味為 D>A>B>C>F>E,甜味為 A>E>B>C>D>F,表明不同樣品的滋味存在明顯差異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電子舌對魚香肉絲調料滋味進行 PCA 分析,其主成分載荷矩陣如圖 4 所示。由圖 4 可見,第一主成分(PC1)和第二主成分(PC2)的累積貢獻率為89.3%,大于 80.0%,表明電子舌 PCA 分析能夠反映樣品滋味的整體信息。樣品的數據點相對集中,說明樣品的電子舌測定結果的穩定性相對較高,而不同樣品的數據點分布于四個象限,表明樣品的滋味差異性明顯。載荷圖是將對第一、二主成分貢獻大的影響因子在 PCA 分析的二維圖中表示出來,影響因子越靠近樣品所在的二維坐標(x,y),則說明載荷因子對其影響越大。圖中鮮味和咸味對樣品 E、C 和 F 的識別貢獻較大,酸味對樣品 A、B 和 D 的識別貢獻較大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不同品牌香肉絲調料游離氨基酸呈味貢獻分析
        氨基酸是一種重要的呈味物質,與滋味的形成密切相關,可進一步區分不同樣品滋味的差異性,結果如表 3 所示。由表 3 可見,魚香肉絲調料共檢測出21 種氨基酸,其中存在 6 種必需氨基酸,總游離氨基酸總量(TFAA)分布范圍為 451.40~3017.30 mg/kg。根據味覺強度可分為鮮味氨基酸(Asp、Glu)、甜味氨基酸(Gly、Ala、Thr、Ser、Pro)、苦味氨基酸(Val、Ile、Leu、Phe、His、Tyr、Lys、Arg)和無味氨基酸(Ps、Cys、Met、β-Ala、HYP、Orn)味道強度值(Taste active value,TAV)來評價整體滋味的貢獻,當 TAV 大于 1 時,該物質被認為對樣品呈味貢獻較大,當 TAV<1 時,表明物質對樣品呈味貢獻不明顯[22] ,樣品的氨基酸 TAV 值列于表 3。表中樣品中 TAV 大于 1 的氨基酸有谷氨酸、丙氨酸、絲氨酸、纈氨酸、苯丙氨酸、組氨酸和精氨酸,其中所有樣品中谷氨酸的 TAV 值最大,表明所有樣品的鮮味氨基酸對整體的滋味呈味貢獻較大。同樣,在甜味氨基酸中,只有樣品 E 中丙氨酸和絲氨酸的TAV 值大于 1,說明除樣品 E 以外,樣品 A、B、C、D 和 F 中甜味氨基酸對甜味貢獻不明顯。此外,在苦味氨基酸中,樣品 E 的纈氨酸、苯丙氨酸和組氨酸以及樣品 B 的精氨酸的 TAV 大于 1,但是,苦味通常被鮮味和甜味所掩蓋不具有呈味活性[22]。分析表明樣品 E 的鮮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對整體滋味貢獻顯著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將游離氨基酸采用歸一化法繪制聚類熱圖,結果如圖 5 所示。由圖 5 可見,21 種氨基酸可分為2 個大聚類,其中聚類 1 大部分是由苦味和無味氨基酸組成,聚類 2 大部分則是由甜味和鮮味氨基酸組成。同時,不同調料的聚類可分為 2 個大聚類,其中大聚類 1 為樣品 E,聚類 2 由其它 5 種調料組成,說明樣品 E 與其它樣品的滋味差異明顯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電子舌滋味特性與游離氨基酸相關性分析
        以游離氨基酸為自變量 X,電子舌滋味特性為因變量 Y 進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(PLS),其相關性分析結果如圖 6 所示。在 PLS 模型中,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距離表明二者之間的相關性,距離越近,正相關性越強。圖中酸味與蘇氨酸和羥脯氨酸相關性密切,鮮味、咸味和苦味與谷氨酸相關性密切,甜味與甘氨酸、丙氨酸和蛋氨酸相關性密切。
為進一步探究不同樣品的呈味氨基酸和電子舌 滋味特性的相關性,Pearson 相關系數用于確定每一個電子舌滋味特性正相關的呈味氨基酸,一般況下,相關系數|r|在 0.8~1.0 之間表示極強相關,0.6~0.8 之間表示強相關,0.4~0.6 之間表示中等強相關,02~0.4 之間表示弱相關]。由圖 7 可見,電子舌滋味特性與呈味氨基酸呈現相關性。酸味與蘇氨酸和精氨酸呈現強相關,其中與蘇氨酸相關性顯著(P<0.05)。甜味與甘氨酸、丙氨酸、亮氨酸和蛋氨酸呈現強相關,其中與甘氨酸相關性顯著(P<0.05)。咸味與谷氨酸、纈氨酸和鳥氨酸呈現強相關,鮮味與谷氨酸、絲氨酸、纈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胱氨酸和鳥氨酸呈現強相關,苦味與谷氨酸、絲氨酸、纈氨酸、胱氨酸和鳥氨酸呈現強相關,其中咸味、鮮味和苦味均是與谷氨酸相關性極顯著(P<0.01),結果與氨基酸結果不同,這可能是由于調料的原料中含有咸味肽和苦味肽,呈味多肽分解可增加谷氨酸的含量,并且咸味肽也可以呈現出鮮味 ,使得咸味和苦味與谷氨酸相關性顯著。
        結論
        本文利用電子鼻、電子舌和氨基酸檢測對不同品牌的魚香肉絲調料進行分析,采用主成分(PCA)、聚類分析、Pearson 相關系數和偏最小二乘法(PLS)對調料風味的差異性進行區分。結果表明:電子鼻中 12 個傳感器的響應強度差異性明顯,其中碳氫化合物、芳香類、胺類和氯類差異顯著。PCA 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區分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的香氣,樣品 B 和 C 的香氣較為相似,其它樣品的香氣差異明顯。
        電子舌和氨基酸分析可見,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在滋味上存在差異性,其中樣品 D 的酸味較為突出,樣品 A 的甜味較為突出,樣品 E 在咸味和鮮味較為突出。同時,在樣品 E 中,鮮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對整體滋味貢獻顯著。不同品牌魚香肉絲調料的滋味特性與大部分游離氨基酸呈現正相關,其中酸味和甜味分別與蘇氨酸和甘氨酸相關性顯著(P<0.05),咸味、鮮味和苦味與谷氨酸相關性極顯著(P<0.01)。
        參考文獻:袁燦,何蓮,胡金祥,林丹,喬明鋒,蔡雪梅,彭毅秦,易宇文.基于電子舌和電子鼻結合氨基酸分析魚香肉絲調料風味的差異[J].食品工業科技,2022,43(09):48-55.DOI:10.13386/j.issn1002-0306.2021070282.
        來源:感官科學與評定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        提醒:文章僅供參考,如有不當,歡迎留言指正;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,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,因此導致的損失,本運營方不負責;如文章涉及侵權,請聯系我處理或支付稿酬。 
聯系電話:18596077827 (同微信)
郵箱:service02@foodmate.net

關注我們
友情鏈接:    食品研發服務中心   食品伙伴網   感知網   傳實翻譯   北京聯食認證服務有限公司   食品有意思   食育網   化妝品伙伴網   食品人才中心   食品標準   食品論壇   食品法規   食品資訊   食學寶   食品詞典   食品邦   食品安全合規服務   食品檢測服務中心   食品文庫